第119章 嫂子神助攻!(1/2)
张诚、李启铭、张剑豪、小涛四人,带着先前被刀哥扣下的那批服装,登上了返回阜宁县的客车。
至于张天厂里的新款,张诚盘算着,怎么也得等天气转暖些再来提货,眼下那些喇叭裤、花衬衫,在阜宁县还太扎眼。
车子颠簸,路边的收费点似乎比来时又多了两处,客车司机铁青着脸,嘴里不干不净地骂着。
下午近五点,终于回到了阜宁县。
车站外,依旧是那副略显萧条的景象,黄包车难得一见。
张诚找了八个挑夫,将货物挑往南街的店面。
半路上,张诚让张剑豪他们先将货物送去店铺安置,自己则拐了个弯,径直走向派出所。
赵大明果然还在办公室,一见张诚进来,脸上立刻堆满了笑。
“老弟,你可真行!”
赵大明大步迎上,双手重重拍在张诚肩头,
“敬涛都打电话跟我说了,你小子,当天去嘉兴,当天就跟那个高大同搭上了线,成了朋友!”
张诚咧嘴一笑:
“赵哥,你就别拿我开涮了。
高处长压根不知情,都是他手下那帮人,打着他的旗号在外面瞎搞。”
他从怀里摸出那把54式手枪和剩下的子弹,递过去。
“哥,还你。”
赵大明眼神一凝,迅速接过,若无其事地揣进衣兜深处,办公室的门在他进来时已经带上了。
他压低了声音:
“告诉你个好消息。”
“哦?什么好消息?”
张诚来了兴趣。
“咱们阜宁县,评级通过了!”
“真的?”
张诚眼睛倏地一亮。
阜宁县若成了地级市,那各项预算、发展机遇可就完全不同了。
“消息捂不了几天,很快就会公布。”
赵大明拉着张诚坐下,脸上的笑意藏不住,
“现在县里升了市,不少基建项目都提上了日程。
各镇各乡各村的修路方案,都摆在了桌面上。”
他继续:
“还有新区扩建,对各个行业的扶持力度也会加大。
老弟,现在的阜宁,遍地都是机会,你有没有什么新想法?”
张诚沉吟。
他目前的摊子铺得不算小,但要说能直接插手市里的大项目,人脉和体量都还差得远。
至于小打小闹,他兴趣不大。
他摊摊手:
“哥,我就是个山里娃,能走到今天,全靠你们这些哥哥拉拔。
哪懂那些大门道。”
“这话说的。”
赵大明摆摆手,
“你能耐不小,不懂可以学嘛!”
他凑近一些,声音更低:
“五金行业,有没有兴趣?”
张诚眉毛一挑。
“供电局那边递了个方案给市委,市委已经批了。”
“具体是?”
“电!”
赵大明一字一顿。
“电?”
张诚心中一动,难道市里要大规模搞电力普及了?
“主干电缆,供电局肯定自己抓。
但是,家用的电线、开关、配件这些,供电局打算外包出去。
这可不是一笔小买卖,按照供电局的初步匡算,光是这一期外包的各种五金材料,至少八百万打底。”
八百万?张诚暗自盘算,要把整个阜宁地区的乡镇村庄都通上电,八百万恐怕只是毛毛雨,后面追加到八千万都不稀奇。
“这还只是第一期的预算。”
赵大明补充。
张诚了然。
这年头五金可不便宜,1.5平方的铜芯线就得一块钱一米,2.0的更贵。
一户人家拉上线,光电线就得好几米,再加上开关插座,零零总总投入不小。
真正花大钱的还是外部线路,电线杆、支架、变压器等等。
这里面的利润空间,想想都咂舌。
阜宁县刚升了市,新班子肯定想搞出些漂亮政绩,花钱方面自然不会太吝啬。
“哥,这活儿,盯着的人肯定不少吧?”
“那是自然。
这两天,不少外地私企都闻着味儿跑来咱们阜宁,都想分一杯羹。
我的意思是,你可以先把从县城到你们张家村那一段的线路包下来。
供电局的老刘,是我过命的战友,我替你问过了,那段路的竞标底价大概在六十万。”
赵大明眼神示意: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