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4章 名将之后竟然暗通金国(1/2)
夜色如墨,临安城的宫门在暮鼓声中缓缓关闭,一众宰执大臣皆策马缓缓从宫门内驶出。
同往常一样,陆游早早就等候辛弃疾在宫门处,陆游虽然官至翰林学士,但如今皇帝赵扩潜心修道,朝政尽数托付于韩侂胄之手,因此,陆游也是十分清闲。
对比主管枢密院的辛弃疾而言,陆游基本上等同于过着退休的生活。
辛弃疾骑马朝着陆游缓缓而来,辛弃疾仰头望了望已经爬上柳梢的残月。
“幼安老弟,韩相国今日召开两府会议,看来,韩相国是支持此次宋金一战了。”
“只是,我担心我军目前毕竟准备不足,韩相国又下令东南四路筹集粮草,有道是,苛政猛如虎呀,要知道,朝廷之事,非一日可改。”
陆游驱马与他并行,花白的胡须在夜风中轻轻飘动,陆游苍老的脸上露出深深的忧虑来。
辛弃疾闻言捋了捋胡须,只见他摇摇头,眼中闪过一丝凝重:“务观兄所言极是,韩大相公想凭借此次山东忠义军大胜之势,一举夺回中原,收复失地,虽然韩大相公北伐之心十分坚定,但我也担忧贸然同金国展开全面大战,恐怕会对我军不利。”
陆游听闻之后,也是笑着摇头道:“韩大相公这是一门心思想要建功立业,居然还有人提出联合蒙古夹击金国,真是愚蠢至极,难道他们忘了当初徽宗时,海上之盟,联合金国攻灭辽国,然后呢,短短一年时间不到,金国就挥师南下直攻汴京而来,这群人,真是不知道脑子是怎么长的。”
陆游十分愤懑的开口怒斥朝中那些耍小聪明的大臣。
两人一边策马一边感叹,两匹骏马一路踏着青石板路,发出清脆的蹄声,宫墙外的御街上已少有行人,只有几处酒肆还亮着灯火,隐约传来歌女婉转的唱词。
辛弃疾侧耳倾听,竟是他的《青玉案·元夕》,不由得苦笑。
“东风夜放花千树,更吹落,星如雨……”
“宝马雕车香满路。凤箫声动,玉壶光转,一夜鱼龙舞。”
“蛾儿雪柳黄金缕,笑语盈盈暗香去……众里寻他千百度……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……灯火阑珊处。”
陆游轻声吟诵,随即叹息,“幼安的词,道尽了我等心中块垒。”
正当二人沉浸在这片刻的词意中,昏暗的街道上,忽然一阵劲风扑面而来。
辛弃疾警觉地运起体内真气,只见一道黑影如大鹏展翅,从宫墙外的古槐树顶飞掠而下,稳稳落在二人马前。
“辛老,陆老,是我!”
辛弃疾迅速认出来人,只见他周身的内力浑然收起。
“韩小友,你怎么总是这般神出鬼没,也不怕吓着我们两个老人家?”
辛弃疾捋着胡须发出笑意,陆游也是虚惊一场。
“韩小友亲自前来,想必是有什么要紧的事吧!”陆游发出疑问来。
韩牧点了点头道:“的确有一件要紧的事,不过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,我们先去一个安静的地方吧!”
辛弃疾见状当即开口道:“好,这里离我府邸最近,就去我府上吧!”
三人很快来到辛弃疾的府邸,来到大堂后,辛弃疾屏退下人,当即问起韩牧来。
“不知道可是小友遇上了什么麻烦?还是山东前线又传回什么消息不成?”
面对辛弃疾的疑问,韩牧从怀中掏出一封带血的书信来。
“我今日练习轻功时,在临安城外五十里处的牛家村,正好碰见一群蒙面杀手正在追杀一个全真教弟子,我救下他后,他告诉我,这封书信原本的送信人已经死在那群杀手手里,那送信人临死前说,此信关乎大宋存亡,必须亲手交给枢密副使辛弃疾,所以,我马不停蹄的赶回临安,务必要把这封书信交到辛老手中。”
听闻韩牧所言,辛弃疾和陆游皆是脸色一变。
“竟然有这等事?不知那群杀手从何处而来?”
“利州东路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